万荣闫景村:农文旅绘就乡村新画卷
万荣闫景村:农文旅绘就乡村新画卷
万荣闫景村:农文旅绘就乡村新画卷位于山西省万荣县高村镇南部的闫景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山西省AAA级乡村旅游(lǚyóu)示范村,不仅建有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也是晋南唯一一座晋商大院——李家(lǐjiā)大院所在地(suǒzàidì)。
近年来,闫景村着力整治村容村貌,依托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zīyuányōushì),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jīngjì)的蓬勃发展。
曾经,闫景村“路窄草高垃圾飞”的景象,让慕名而来的游客直摇头。而如今的闫景村,白墙(báiqiáng)灰瓦的民居错落有致,黄土沟壑变(biàn)身农耕(nónggēng)博览园,连废弃宅基地都改造成了小游园。
闫景村白墙灰瓦(huīwǎ)的民居错落有致(李婉玉 摄)
闫景村实现这般华丽蜕变的秘诀是什么?原来,闫景村坚持“清(qīng)” “拆” “改” “种(zhǒng)” “建”五治并举,累计清理(qīnglǐ)村庄垃圾(lājī)4000立方米、拆除违章建筑8处、安装180余盏路灯,完成村庄绿化5000平方米,还建起污水处理站,实现了三季(sānjì)有花、四季常绿,村庄变花园,硬是把“脏乱差”变成了“绿净美”。
对此,游客张先生感慨:“上次来李家大院(dàyuàn)玩,路过村子(cūnzi)还感觉这里的环境匹配不上李家大院的名气,这次来,整个感觉焕然一新。逛(guàng)完李家大院,我还想去村子里走一走。”
在万荣县闫景村,一砖一瓦皆是故事。始建于清道光(qīngdàoguāng)年间的(de)李家大院,不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更是一座“活的晋商文化博物馆”。其中西合璧、南北交融的建筑风格,精雕细琢的砖木石雕,“三代十善人”的博施济众(bóshījìzhòng)传奇,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dǎkǎ)。
除了(le)古香古色的(de)李家大院,闫景村还建有万荣县特色农业的主要展示区(qū)——黄河(huánghé)农耕文明博览园。博览园总占地面积(zhàndìmiànjī)约15.33万平方米,分为广场演艺区、主题展馆区、实景花海区3个区域,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集中展示了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和最新成果。
闫景村已衍生出丰富多样的附加产业(赵泽艳(zhàozéyàn) 摄)
依托李家(lǐjiā)大院和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的(de)(de)影响力,闫景村衍生出丰富多样的附加产业。村里人编排蒲剧《李家大院之博施济众(bóshījìzhòng)》、实景演绎《万里接亲》,把善文化变成沉浸式“剧本杀”;让游客化身“晋商少奶奶(shàonǎinǎi)”旅拍,穿行于古宅深巷,体验一把穿越百年的感觉;由原闫景小学改造而成的“闫景九号院”民宿,融入万荣人文、自然和民俗特色,有商务男士风(fēng)、轻奢女士风和特色仿古风3种风格(fēnggé),15间客房可同时接待游客30人。
更多的(de)村民也在依靠景区致富,从前走出去(chūqù)的年轻人又走了回来。开民宿、摆小摊、开农家乐……为景区带来更多活力(huólì)的同时,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闫景村“以景带村、以村实景、景村互动”的新发展(fāzhǎn)模式越走越顺。
依托便利(biànlì)的交通(jiāotōng)、发达的工商业,闫景村建起了现代化农业产业园。村里有了樱桃采摘园、科技创新园、中农乐等(děng)新品种种植基地,猕猴桃、樱桃、无花果等水果在闫景村茁壮生长。
产业园内的“科技含量”可不容小觑。水肥一体化(yītǐhuà)滴灌、无人机农情监测(jiāncè)、矮化密植栽培……各种各样的科技手段让闫景村(yánjǐngcūn)的水果产量高、品质优,其中,3889亩苹果园年产值高达6869万元。
村里还把果园“玩”出了花样,摘果研学、农事(nóngshì)体验等趣味活动花样繁多。在果实成熟的季节,果园就成了游客旅游的“乐园”,果实也成了游客必带的特产,农文旅融合此刻体现(tǐxiàn)得(dé)淋漓尽致。
展望未来,闫景村(yánjǐngcūn)党支部书记李瑾满怀信心地表示,闫景村将(jiāng)加快推进李家大院景区与黄河农耕(nónggēng)文明博览园的协同发展,借助景区平台大力推广本地特色产品(chǎnpǐn)、在村里举办自行车比赛等体育活动、种植更多无公害产品,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速(jiāsù)经济建设步伐,促进文商深度融合。(李婉玉 赵泽艳 孔雄)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yìngyòng)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wénzhāng)版权归属(guīshǔ)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de)行为我们(wǒmen)将追究责任。
位于山西省万荣县高村镇南部的闫景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山西省AAA级乡村旅游(lǚyóu)示范村,不仅建有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也是晋南唯一一座晋商大院——李家(lǐjiā)大院所在地(suǒzàidì)。
近年来,闫景村着力整治村容村貌,依托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zīyuányōushì),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jīngjì)的蓬勃发展。
曾经,闫景村“路窄草高垃圾飞”的景象,让慕名而来的游客直摇头。而如今的闫景村,白墙(báiqiáng)灰瓦的民居错落有致,黄土沟壑变(biàn)身农耕(nónggēng)博览园,连废弃宅基地都改造成了小游园。
闫景村白墙灰瓦(huīwǎ)的民居错落有致(李婉玉 摄)
闫景村实现这般华丽蜕变的秘诀是什么?原来,闫景村坚持“清(qīng)” “拆” “改” “种(zhǒng)” “建”五治并举,累计清理(qīnglǐ)村庄垃圾(lājī)4000立方米、拆除违章建筑8处、安装180余盏路灯,完成村庄绿化5000平方米,还建起污水处理站,实现了三季(sānjì)有花、四季常绿,村庄变花园,硬是把“脏乱差”变成了“绿净美”。
对此,游客张先生感慨:“上次来李家大院(dàyuàn)玩,路过村子(cūnzi)还感觉这里的环境匹配不上李家大院的名气,这次来,整个感觉焕然一新。逛(guàng)完李家大院,我还想去村子里走一走。”
在万荣县闫景村,一砖一瓦皆是故事。始建于清道光(qīngdàoguāng)年间的(de)李家大院,不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更是一座“活的晋商文化博物馆”。其中西合璧、南北交融的建筑风格,精雕细琢的砖木石雕,“三代十善人”的博施济众(bóshījìzhòng)传奇,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dǎkǎ)。
除了(le)古香古色的(de)李家大院,闫景村还建有万荣县特色农业的主要展示区(qū)——黄河(huánghé)农耕文明博览园。博览园总占地面积(zhàndìmiànjī)约15.33万平方米,分为广场演艺区、主题展馆区、实景花海区3个区域,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集中展示了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和最新成果。
闫景村已衍生出丰富多样的附加产业(赵泽艳(zhàozéyàn) 摄)
依托李家(lǐjiā)大院和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的(de)(de)影响力,闫景村衍生出丰富多样的附加产业。村里人编排蒲剧《李家大院之博施济众(bóshījìzhòng)》、实景演绎《万里接亲》,把善文化变成沉浸式“剧本杀”;让游客化身“晋商少奶奶(shàonǎinǎi)”旅拍,穿行于古宅深巷,体验一把穿越百年的感觉;由原闫景小学改造而成的“闫景九号院”民宿,融入万荣人文、自然和民俗特色,有商务男士风(fēng)、轻奢女士风和特色仿古风3种风格(fēnggé),15间客房可同时接待游客30人。
更多的(de)村民也在依靠景区致富,从前走出去(chūqù)的年轻人又走了回来。开民宿、摆小摊、开农家乐……为景区带来更多活力(huólì)的同时,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闫景村“以景带村、以村实景、景村互动”的新发展(fāzhǎn)模式越走越顺。
依托便利(biànlì)的交通(jiāotōng)、发达的工商业,闫景村建起了现代化农业产业园。村里有了樱桃采摘园、科技创新园、中农乐等(děng)新品种种植基地,猕猴桃、樱桃、无花果等水果在闫景村茁壮生长。
产业园内的“科技含量”可不容小觑。水肥一体化(yītǐhuà)滴灌、无人机农情监测(jiāncè)、矮化密植栽培……各种各样的科技手段让闫景村(yánjǐngcūn)的水果产量高、品质优,其中,3889亩苹果园年产值高达6869万元。
村里还把果园“玩”出了花样,摘果研学、农事(nóngshì)体验等趣味活动花样繁多。在果实成熟的季节,果园就成了游客旅游的“乐园”,果实也成了游客必带的特产,农文旅融合此刻体现(tǐxiàn)得(dé)淋漓尽致。
展望未来,闫景村(yánjǐngcūn)党支部书记李瑾满怀信心地表示,闫景村将(jiāng)加快推进李家大院景区与黄河农耕(nónggēng)文明博览园的协同发展,借助景区平台大力推广本地特色产品(chǎnpǐn)、在村里举办自行车比赛等体育活动、种植更多无公害产品,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速(jiāsù)经济建设步伐,促进文商深度融合。(李婉玉 赵泽艳 孔雄)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yìngyòng)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wénzhāng)版权归属(guīshǔ)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de)行为我们(wǒmen)将追究责任。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